2002年国庆假期,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西湖宣布取消180元的门票,向公众免费开放。
同时,杭州市旅游部门还推出了“241算法”——每名游客在杭州多待24小时,当地旅游年综合收入将会增加100亿元。
随着西湖开放,客流量增加,周边的商业圈、景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,杭州市的旅游总收入,也 successfully从西湖开放前的549亿元,大幅提升至去年达到3450亿元。
面向全国展示了一个以公共资源为控件,重构消费动线,延展滞留时间的范例。
如今,相似的逻辑正发生在江苏,主角则是从一个节点,变成了一个赛事。随着京东、苏宁、理想等行业巨头进入,开启“分割”苏超身上的流量,这个现象级的本土赛事也迎来商业化上的成功。
而除了本身的商业价值外,这个以“打好群众足球基础”为初衷的省级联赛,也是正在成为江苏各城自发的“西湖”,重构着地方文旅和体育之间的关系,一张张球队票化成为城市通行证,在体育场的大门外,驱动着经济增长。
苏超仍然在不断抽新着人们对于一个省级联赛的认可。